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部门动态

 

    第127期双清论坛“免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在苏州召开

    日期 2014-11-24   来源:生命科学部 政策局   作者:王璞玥 孟庆峰 杨正宗  【 】   【打印】   【关闭

      尊龙凯时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与政策局于2014年11月12—14日在苏州联合举办了第127期双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免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厦门大学韩家淮院士和苏州大学熊思东教授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26个单位5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上,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研究员介绍了举办“双清论坛”的背景、意义和宗旨,希望与会专家充分利用双清论坛这一平台围绕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关注领域动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问题。他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所在,免疫学又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倍受关注,机遇难得。免疫学之所以被大家所关注,是由其众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如所涉及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与相关学科的实质性交叉研究复杂程度等。一方面,免疫学基础研究推动了生命基本规律和生命现象本质如细胞分化发育、衰老死亡、细胞与环境的交流等基础理论发展;另一方面,免疫学所阐明的各种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免疫治疗策略,则直接解决了医学的许多根本问题。在生命科学的众多学科中,免疫学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和相对前沿态势,也部分归功于免疫学研究技术方法在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辅助下的进展,并与干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合成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交互促进发展。

      本次双清论坛得到免疫学及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汇聚了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合成化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就“不同免疫细胞、组织、器官在免疫应答网络中的相互作用”、“代谢与免疫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黏膜免疫”三个议题进行研讨。论坛安排了4个大会主题报告和36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通过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了交流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对免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等进行了较深入与全面的分析研讨,凝练了近期我国免疫学在前沿交叉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方面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向:重要免疫新分子及新亚群的发现与功能;细胞应激反应与固有免疫调节;代谢与免疫的相互作用机制;黏膜微生态与免疫相互作用;免疫学(尤其是人体免疫学)新技术、新模型与新体系;抗体产生和作用的新机制;免疫应答的亚细胞水平时空调控机制;细胞因子产生与效应的网络调控。

      本次会议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取得圆满成功。